《人民日报》头版关注运达实践!走出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70 来源: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

7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关注运达能源科技集团参与建设的我国最高纬度海上风电场,并深度报道了以运达为代表的中国海上风电,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重要指示,在蔚蓝疆域书写中国风电的壮丽篇章!

 

 

黄海之滨,海天一色。由数十台风电机组组成、设计装机容量达35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在辽阔海面上投下旋转巨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是我国最高纬度海上风电场。“我们自主研发的全套抗冰型机组‘海鹞’平台,能确保海上风机在低温、冰冻等恶劣条件下可靠运行。”运达能源科技集团大连庄河Ⅴ风场工程师说,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7亿千瓦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运达能源科技集团以此为根本遵循,将“做优做强做好做久”的目标转化为高水平的科技实力和产业实践,在深远海风电领域持续突破。

创新驱动,破解深远海核心难题。为攻克深远海风电的关键技术瓶颈,运达联合国内一线高校共同组建了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一高能级创新平台,正集中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布局沿海,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依托新能源产业链链主优势,运达正积极推动在辽宁、浙江、广东等沿海区域打造深远海风电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和引进产业链上下游知名企业,运达致力于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共同引领中国风电产业向深远海“乘风破浪,挺进深蓝”。

全域覆盖,引领平价开发新路径。 面对深远海开发的复杂挑战,运达创新推出了行业领先的深远海智慧解决方案:开发“海鹞”“海鹰”等主力平台覆盖不同海域需求;掌握深水导管架固定基础和深远海漂浮式基础两大核心技术,有效突破装备开发难点;

智慧感知,保障产品可靠运行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如雷达前馈、自适应控制、智能抗台)提升发电性能;利用智能故障预警诊断系统实现机组无人值守,提高利用率;特别是全球首创的深远海“一机一储”“黑启动”等智能方案,显著增强了机组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应性与可靠性,为深远海风电平价开发提供了“运达智慧”。

蓬勃发展的海洋产业,正托举起一片充满活力的蔚蓝色经济新空间。面向未来,运达人将继续乘风破浪,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升级、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走稳走好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