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隆重开幕。在“全球范围内加快风电投资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圆桌对话环节,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陈棋应邀出席,与全球风电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及金融机构代表展开深度交流,围绕中国风电目标实施、全球协同发展等关键议题,系统阐述观点与路径建议。

中国目标:规模化发展机遇与系统消纳挑战并存
针对中国提出的“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亿千瓦”目标,陈棋指出,截至2025年8月,中国风电与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突破17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达5.8亿千瓦,光伏装机11.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发电量占比突破25%,标志着中国能源结构转型进入新阶段。
他表示,未来十年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期,风电与光伏装机需实现翻倍增长,在总装机中占比预计将超过65%。随着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风电因其出力稳定性优势,预计年均新增装机将保持在1至1.5亿千瓦,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窗口期。
陈棋也指出,当前新能源发展面临区域结构性挑战。西部部分地区弃风率有所回升,而东南沿海地区利用率接近饱和。他强调,需加快构网型技术研发与“绿电直连”等商业模式创新,有效破解消纳瓶颈。“电网已不再是新能源的唯一用户,行业应积极探索与高耗能企业、智算中心等新兴负荷的直接供能合作,拓展绿色电力多元应用场景。”
全球协同与创新:构建开放融合的产业新生态
在探讨全球风电发展路径时,陈棋分析指出,国际风电市场正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欧美市场保持高电价、长周期特点,而采用中国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国际项目,如沙特风电项目,展现出卓越的LCOE与效率优势。
他强调,面对全球能源转型机遇,中国风电产业需要在三方面深化全球协作:一是推动技术融合创新,重点攻关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推进“风光储氢醇”一体化系统创新,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二是促进标准国际互认,通过IEC等国际平台,在东南亚、中东等重点市场打造示范项目,推动与TÜV、UL等国际认证机构的标准对接;三是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深化中欧绿色供应链合作,建立开放、透明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为全球减排目标提供系统性支撑。
陈棋进一步指出,中国风电装机已占全球风电总量的45.8%,风电整机企业包揽全球前四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5%。中国风电正从技术输出向标准输出、模式输出升级,在东南亚等地区以系统解决方案助力解决缺电问题,同时推动与欧美市场的技术标准互认,构建融合共赢的全球风电新生态。他表示,运达将持续致力于“风电+绿能”融合创新,以领先技术和开放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稳定而强劲的新动能。

